临汾是一座古老的城市,也是尧王建都的地方。解放战争时期,著名的临汾攻坚战就是在这个老城打响的。三十二年前的老临汾城是个啥样子,很多人在记忆中已经很模糊了,因为城市的发展太快了。如今,街道纵横,高楼林立,基本抹去了过去的痕迹。今天,我发这组老临汾的旧照,希望能唤醒大家对往事的回忆。
鼓楼东大街,到处都是小瓦房,很少有较高的建筑。街道宽不超过十米,而且,这条水泥路面,还是当时侵华日军占领临汾时修的。
老东关木器厂附近的街道,小时候记忆中,这条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,走路都要溜着边走才行。
东关大十字,路旁立着的就是当年城里为数不多的红绿灯。那时的城市不大,人口也不多。当时我记得有这样的顺口溜:“一个公园两只猴,一个警察看两头,撒泡尿就能从城东头流到城西头” 那是城市人口才几万人,如今发展到了近百万人的城市,社会变化大呀!
临汾电影院,位于东关十字附近。除了墙上醒目的电影广告,就是街旁摆小摊的小商贩,主要都是卖瓜子和花生的居多。那时的业余生活很少,每周能看上一场电影就算是奢侈了。
刚刚建起的国营胜利商场,还没开始营业。在这条街上,就算是唯一比较高大的建筑了。我们那时候都叫它“胜利楼”。
老东关街,唯一的一个国营回民饭店,饭店门口赶毛驴车的,车上还拉着氧气瓶。
站在被拆的半截鼓楼上,就可以看到铁佛寺的塔。这可是明代的建筑哟,如今仍保存完好。
鼓楼东大街,汽车很少。看看街上的人,大部分都是自行车,什么飞鸽、永久之类的,环保啊!我们当时称之为“二八大跨”。
如今的大都会的前身,就是当年的这个前进商场。今非昔比啦!
群众艺术馆的门前。
文化宫门前的龙壁,现在已经不存在了。据说,当时扩街时搬到了尧庙宫了。
鼓楼西大街,看西山那是一目了然。
远处的那个两层建筑就是现在的鼓楼,那是还没修复。解放战争时期,国民党为了不影响飞机起飞,把鼓楼拆除了两层。
当年刚刚拓宽的秦蜀路。街旁停放的是解放卡车和**。这些就是我记录的老临汾,希望与大家共享。
评论